?
2010年被科技部批复组建“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 2014年成功通过验收 ,评选结果为优秀 ,围绕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,体育用品安全阉夏、环保阉夏、舒适和体育用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 ,在体育用品领域研发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技术 ,成为体育用品技术创新的集散地和扩散源 ,加速成果转化 ,实现自我发展;通过研究开发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阉夏、技术水平高阉夏、工程化开发能力强的工程技术开发队伍 ,实现技术阉夏、效益阉夏、人才三方面良性循环 ,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,在技术阉夏、装备阉夏、人才阉夏、管理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,最终为推进我国体育用品研究阉夏、技术进步以及大幅度提高经济阉夏、社会和生态效益做出较大贡献
目前 ,科研团队拥有成员307人 ,其中固定人员236人 ,流动人员71人 固定人员是具有中心编制的人员 ,是中心运营管理和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,对巩固中心行业地位阉夏、扩大中心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固定人员中科研人员196人 ,管理人员15人 ,营销人员15人 ,其他人员10人 其中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1岁 ,24至35岁的占75%;高级职称45人 ,中级职称117人;博士15人 ,硕士45人 流动人员是中心与高校阉夏、科研机构合建的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 ,以及与高校阉夏、科研院所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的院士阉夏、教授阉夏、研究员等 ,是中心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支援力量 中心人员学科涉及运动训练学阉夏、运动人体科学阉夏、体育管理学阉夏、市场营销学阉夏、材料学阉夏、机械学阉夏、电子信息学阉夏、计算机科学等 人才队伍年轻化 ,富有活力 ,职称层次合理 ,学历构成科学 ,专业配套 ,涵盖中心各个研究方向 ,研发阉夏、管理阉夏、营销人员配置全面到位 ,不同岗位人员各司其职 ,通力协作 ,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,共同完成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 ,满足中心高效运营要求
中心将进一步夯实保障基础:加强组织建设 ,健全机构 ,配足配齐人员 ,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;完善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;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和资金管理 ,完善项目的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;加强工程技术委员会在自主创新项目的咨询阉夏、指导作用 ,加强重大事项的会商和协调 ,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;强化年度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;进一步加强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和交流 ,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;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